发表时间:2024-07-05 17:27:06
编者按
终末期肾病(ESRD)是全球健康系统的沉重负担,肾移植是目前ESRD最为理想的替代治疗。器官短缺是器官移植领域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国内外学者提出包括“老龄供肾”等“边缘供肾”一定程度上缓解器官短缺现状。探索如何确保高龄肾移植供者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近期,KI Reports杂志发表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从手术预后、肾移植后肾小球滤过率(GFR)轨迹、ESRD发生率角度探讨70岁及以上高龄供者肾移植的安全性。为高龄肾移植供者风险监测提供基础。
研究背景
器官短缺危机下,涉及高龄活体肾移植供者(LKDs)的肾移植(KT)手术逐渐增加。已有研究对70岁及以上LKDs的KT有效性进行了报道。然而,70岁及以上LKDs肾脏切除术的术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变化等手术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该研究对70岁及以上LKDs肾脏切除术后的预后结局进行了探讨。
研究方法
该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08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接受肾脏切除术的1226名LKDs。LKDs按以下年龄分组:30~49岁(n=244)、50~69岁(n=803名)和70~89岁(n=179)。比较组间手术预后、术后eGFR轨迹、ESRD发生率和死亡率。
研究结果
各年龄组间手术预后无显著差异
70~89岁组LKDs在研究随访的所有时间点eGFR变化最低(图1,图2)。
图1. 肾移植供者术后eGFR变化
图2. 围手术期(图a)与手术后第6天(图b)LKDs组间eGFR变化比较
70~89岁组LKDs在术后随访中eGFR改善最不显著(表1)。
表1. 不同年龄对LKDs术后第6天eGFR改善的影响
随访期内未观察到ESRD的发生
与其他年龄分组相比,70~89岁组LKDs死亡率最高
图3. 肾移植供者术后累积生存率
研究结论
从手术预后、术后eGFR变化和ESRD发生率角度分析,结果支持70岁及以上LKDs肾脏切除术安全性。结合患者高龄,70岁及以上组LKDs死亡率较高可以理解。
结语
自1954年Murray完成第一例肾移植并取得成功后,肾移植在历代临床专家和科研工作者的艰辛探索与实践下迅猛发展,但器官短缺一直是肾移植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高龄供肾”等“边缘供肾”为肾移植的开展提供更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肾源短缺的现状。探讨保证高龄供者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使用1126例肾移植患者的队列数据,为70岁及以上高龄供肾患者安全性提供了临床循证依据。数据显示,年龄并非LKDs的绝对禁忌。对潜在的移植器官库安全性的探索将为器官短缺问题带来新希望,为越来越多的ESKD患者带来更优方案。
参考文献:Takahisa Hiramitsu, et al. KI Reports, 2024. DOI: 10.1016/j.ekir.2024.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