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楠教授:环硅酸锆钠治疗高钾血症中期成果揭晓,展现中国学者科研实力与未来治疗新希望

发表时间:2024-07-19 16:48:49

编者按:2024年第22届亚太肾脏病学大会暨第44届韩国肾脏病学年会(APCN & KSN 2024),汇聚了来自亚太地区乃至全球肾脏病领域的近4000多名学者探讨领域进展。此次大会上,来自中国研究者的多篇研究被宣读,充分展示了中国学者的科研水平。其中,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林洪丽教授团队的沈楠教授代表研究小组报告了一项研究:Evaluation of efficacy, safety and treatment patterns of sodium zirconium cyclosilicate in management of hyperkalemia in China: an interim analysis (Actualize)。肾医线邀请沈楠教授对此进行了介绍。


研究介绍


Abstract Submission No.: A-0422

环硅酸锆钠治疗中国高钾血症的疗效、安全性和治疗模式评价:中期分析(Actualize研究)

Evaluation of efficacy, safety and treatment patterns of sodium zirconium cyclosilicate in management of hyperkalemia in China: an interim analysis (Actualize)


第一作者:沈楠,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目的:环硅酸锆钠(SZC)是一种新型的高选择性钾结合剂,在中国被批准用于治疗高钾血症,高钾血症是一种潜在的危及生命的电解质失衡状态。这项中期分析来自一项正在进行的多中心、前瞻性、非介入研究,评估了SZC在真实世界环境下对中国高钾血症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治疗模式(NCT 05271266)。


方法:本研究纳入了来自中国40个中心记录在案的≥18岁的高钾血症患者,这些患者正在或愿意接受SZC治疗。中期分析纳入的是完成1个月随访的患者。按照中国标签,将SZC治疗分为纠正期(FAS-P1)和维持期(FAS-P2);根据高钾血症阈值(真实世界环境下大多数中心为5.3/5.5 mmol/L)停止治疗。该研究评估了血清K+ (sK+)水平的变化和不良事件(AEs)发生率。


结果:FAS-P1和FAS-P2分别入组193例和354例患者。当FAS-P1组的SZC平均日剂量为11.5 g时,纠正期后,患者的sK+水平从基线(5.9 mmol/L)显著降低至5.0 mmol/L(△sK+ -0.9 mmol/L),51.3%和77.8%的患者显示sK+水平在3.5 ~ 5.0 mmol/L和3.5 ~ 5.5 mmol/L之间。FAS-P2组的SZC中位日剂量为5 g时,维持治疗期间的平均sK+水平为5.1 mmol/L。SZC耐受性良好,FAS-P1组和FAS-P2组分别只有1.5%和0.5%的患者报告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和停止治疗。


结论:中期分析表明,SZC治疗高钾血症是有效、安全的。因此,SZC可以被认为是中国急性和慢性高钾血症的标准治疗方法。


研究者说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的沈楠。

在2024年亚太肾脏病学大会上,我们做了关于环硅酸锆钠在高钾血症中应用的研究报告。目前,国际上针对环硅酸锆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和美国,而在亚洲,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科室联合了全国34家单位,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众多著名医院,共同开展了一项大型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探讨环硅酸锆钠在中国高钾血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由于之前亚洲人种的相关数据缺乏,我们不仅关注药物的安全性,还着重观察中国患者中高钾血症的真实情况。在此次会议上,我分享的是这项研究的中期数据,这些数据已经为我们揭示了一些有意义的成果。未来,我们可能会展示更多的研究数据。

此外,本次大会的一个主旨报告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即中日韩三国各派出一名权威专家,就尿毒症透析患者体内的毒素对其心脏及多器官的影响进行探讨。我们科室的林洪丽主任代表中国做了主旨报告,她深入分享了尿毒症毒素对尿毒症患者的作用机制,以及我们科室在这方面研究的新进展。同时,日本和韩国的权威专家也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让我们受益匪浅。

基于现有的研究基础,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我们的研究。例如,我们将继续探讨高钾血症和尿毒症毒素的治疗方案。考虑到中国是一个糖尿病大国,糖尿病肾病甚至尿毒症患者的数量庞大,如果我们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新的发现,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我们相信这将极大地提升中国在治疗糖尿病和尿毒症患者方面的水平。


专家简介

沈楠 教授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组副组长

国家慢性肾脏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青年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

辽宁省医师协会肾病学医师分会委员兼秘书

辽宁省免疫学会肾脏免疫分会常务委员

先后获评辽宁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辽宁省青年科技奖,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