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6月13日至16日,在第22届亚太肾脏病学大会&第44届韩国肾脏病学会年会(APCN & KSN 2024)群贤汇聚,精彩纷呈。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李娜博士在会上报告了关于急性肾损伤(AKI)的一种新型保护机制,或可为新药开发提供思路,《肾医线》在现场有幸采访李娜博士,现将内容整理,以期与读者共飨学术盛宴。

研究摘要
研究摘要A-1080肾小管上皮细胞中Flt3L驱动急性肾损伤中的树突状细胞反应:一种新的可用于免疫治疗的保护机制
Na Li, Zhihua Zheng, Zhizhuang Joe Zhao, Yun Chen
目的:树突状细胞(DC)在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脏中积聚,但Fms样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t3L)-DC轴在AKI肾脏中并不明确。
方法:从2组患者中采集血液和尿液[肾前性AKI患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有或不伴有AKI];通过IR手术构建AKI小鼠模型;用重组Flt3L(rFlt3L)或Flt3抑制剂吉瑞替尼治疗小鼠。
结果:相较于没有AKI的患者或健康人群,罹患AKI的AMI患者血清Flt3L水平显著升高。入院48小时内,血清Flt3L升高与肌酐(CREA)和血尿素氮(BUN)的增加显著相关。此外,观察发现,野生型(WT)和T细胞缺陷型(TcraKO)小鼠在IRI诱导AKI后,Flt3L显著上调,说明存在除了T细胞介导之外的机制。值得注意的是,Flt3L上调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均可观察,主要发生在IRI损伤的肾脏近端小管和体外缺氧复氧的HK-2细胞中,提示肾小管表达在这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WT小鼠中用rFlt3L治疗增加了肾1型经典DC(cDC1)和CD64+DC群体,与减少肾小管损伤相关。与此相反,使用FLT3抑制剂吉瑞替尼治疗,减少了这些DC群体,并加剧肾小管损伤。同时,以肾脏cDC1s缺失为特征的Irf8KO小鼠表现出肾损伤恶化,而补充rFlt3L并没有减轻症状。
结论:研究表明,源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Flt3L,在人与鼠的IRI-AKI过程中均上调,可促进保护性DC亚群的积聚,从而减轻AKI严重程度。
研究者说李娜博士:在本次APCN & KSN 2024会议上,我们报告了一项关于Flt3L的研究。首先,我们发现在AKI患者中Flt3L水平明显升高,那么,我们考虑Flt3L可能会成为AKI的一种生物标志物,于是着手收集AKI患者的血液和尿液样本。
其次,是去验证Flt3L在AKI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一些小鼠模型,并通过蛋白层面的视角,去观察Flt3L,在逐步的探索中,验证了我们的想法,发现了一种新的保护机制,即源自肾小管上皮细胞的Flt3L,在人与鼠的IRI-AKI过程中均上调,可促进保护性DC亚群的积聚,从而减轻AKI严重程度。
此外,本次APCN & KSN 2024与既往有些不同,对于临床试验以及临床资料收集、分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比如在AKI领域,有研究关注了接受抗逆转录病毒疗法(ART)人群的AKI预测,还有研究关注了内脏以及皮肤脂肪含量对患者的影响,在研究的多样性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越来越多的新药以及关于新药的临床试验涌现,我们很欣喜地看到肾病医学领域正在蓬勃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