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N 2024丨周晓玲教授:肿瘤免疫治疗相关肾损害的机制、流行病学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4-12-25 15:15:08

编者按: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我们共同迎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CCSN 2024)。此次年会是一次高起点、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盛会,吸引了国内外肾病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通过大会报告、特邀报告、专题报告、疑难病例集萃、继续教育讲座等多元化形式,展现当代肾脏病学临床实践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在此次年会上,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周晓玲教授就肿瘤免疫治疗与肾损害相关话题做了精彩报告。现在整理核心精要,供读者赏阅。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最重大的疾病之一。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82.47万,其中男性253.39万,女性229.08万,中标发病率为208.58/10万,男性高于女性(212.67/10万 vs. 208.08/10万)。目前肿瘤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

肿瘤免疫治疗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2013年12月美国《科学》杂志将肿瘤免疫疗法评为年度十大科技突破之首。肿瘤的临床免疫治疗策略包括:①单克隆抗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L1、CTLA-4抑制剂);②溶瘤病毒(T-VEC);③癌症疫苗:④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以CAR-T、TCR-T为主的特异性疗法等);⑤细胞因子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研究发现,在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免疫相关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为15%至90%,其中肾毒性表现为急性肾损伤(AKI)、急性间质性肾炎(ATIN)、肾小球疾病和电解质紊乱等。

研究显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相关AKI的发生率为2%~5%,其发生机制有以下几种可能:①自身T细胞导致肾脏损伤;②ATIN治疗相关药物。③对ICI治疗的全身免疫应答产生了一种免疫原性环境,可以对多种细胞产生损伤。肾活检是确诊ICI-AKI病因的金标准,ATIN是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占所有肾活检患者的83%~93%。研究表明63.4%的患者于诊断后7周肾功能恢复。更低的AKI分期、发病后3天内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与更高的肾功能恢复率相关。目前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一线应对措施主要依赖于皮质类固醇和停用ICI,同时靶向治疗也逐步应用于治疗难治性或严重器官损伤。梅奥(Mayo)诊所制定的ICI-AKI治疗标准为:建议将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AKI 2-3期或持续1期的患者转诊到肾脏科并进行肾活检,一旦确诊ATIN,则应立即停止ICI治疗,同时ATIN相关药物也应停用,并起始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在肾功能恢复后可以考虑重新使用ICI治疗。大型研究提示再次暴露ICI后AKI复发率为16.5%~23%,中位时间为7~10周,且复发性AKI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一旦重新启用ICI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CAR-T细胞疗法彻底改变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既往研究表明,CAR-T细胞治疗后AKI的发生率为5%~46%,其中68.3%的患者在CAR-T治疗后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包括急性肾小管坏死,其次是梗阻性肾病等。其发生机制为CAR-T细胞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后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进一步介导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渗漏导致肾前性AKI等。CAR-T细胞治疗后AKI的特点是肾功能迅速下降,易发展至慢性肾脏病(CKD)甚至终末期肾病(ESRD),60天内死亡率极高。轻至中度CRS只需支持性治疗,重度CRS则需糖皮质激素和/或妥珠单抗治疗。

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特征是大量肿瘤细胞崩解,导致细胞内成分迅速释放到全身循环中,超出机体的稳态调节能力。这些电解质和代谢失衡会显著增加急性肾损伤、心律失常、癫痫发作、多器官衰竭的风险。为预防TLS,必须进行密切监测并通过补液改善肾脏灌注和尿量,以减少肾小管内尿酸或磷酸钙沉积的风险。可根据其风险分层予以水化、降尿酸(拉布立酶和别嘌呤醇)等对症治疗。

肿瘤免疫治疗的快速发展为患者带来了希望,如何通过多学科合作平衡肿瘤免疫治疗效果和肾毒性等是未来临床及基础研究的重点。

专家简介

周晓玲 教授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肾脏内科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肾脏内科行政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田纳西大学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全国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肾脏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非公医疗肾脏病透析专委会常委
中国药理学会肾脏病专委会委员
宁夏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主任委员
宁夏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