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N中国之声 | 血管钙化与自噬基因揭示糖尿病肾病潜在致病机制

肾医线 发表时间:2025-02-17 14:34:46

编者按: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健康,其发病机制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在2025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世界肾脏病学大会(WCN 2025)上带来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打开了新的认知窗口。研究聚焦于血管钙化与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相关基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严谨复杂的分析方法,挖掘出JCHAIN与IFI44L这两个关键基因,它们不仅可能作为糖尿病肾病的生物标志物,还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理论依据。


血管钙化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基因JCHAIN与IFI44L参与糖尿病肾病的潜在致病机制

【WCN25-3621】Vascular calcification and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genes JCHAIN and IFI44L are involved in the potential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张亚玲1, 李明21电子科技大学肾内科2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引言

研究已证实,在糖尿病进展过程中,血管钙化与自噬抑制密切相关。然而,血管钙化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相关基因(VC-CMARGs)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索糖尿病肾病中血管钙化与自噬的关联,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方法

首先,基于GSE30529数据集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DN候选基因。随后通过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筛选与DN存在因果关联的候选基因。根据基因在GSE30529训练集和GSE96804验证集中的表达水平进一步确定DN生物标志物,并构建列线图。后续开展基因集富集分析、免疫浸润分析、药物预测及分子调控网络构建。采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生物标志物在DN患者与正常临床样本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

从GSE30529数据集中筛选出286个DN候选基因,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白细胞介导的免疫及补体与凝血级联反应。其中,7个基因(APOBEC3B、SERPING1、ADCY7、AEBP1、JCHAIN、CLEC2B、IFI44L)与DN进展存在因果关联。仅JCHAIN与IFI44L因表达量升高且具有DN风险属性被定义为生物标志物。二者均富集于免疫功能相关通路,并与活化CD4 T细胞、肥大细胞及中央记忆CD4 T细胞等免疫细胞显著相关(相关性系数>0.55)。IFI44L的表达可能受miRNAs(hsa-miR-34b-5p、hsa-miR-124-3p、hsa-miR-146a-5p)及转录因子YY1调控。最后,我们发现,甲磺酸乙酯、长春新碱和秋水仙胺可能是靶向JCHAIN与IFI44L的潜在DN治疗药物。RT-qPCR结果显示,DN组中JCHAIN(P=0.0155)和IFI44L(P=0.0203)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与GSE30529和GSE96804数据集表达趋势一致。


结论

本研究挖掘出JCHAIN与IFI44L这两个VC-CMARGs可以作为DN生物标志物,为DN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